換個顏色就不一樣! 9個例子讓你秒懂「色彩對空間的影響」:想放大空間就用這招!
裝潢是一門大學問!研究表示,人們87%的時間都是在室內度過的。將室內環境設計得舒適一些,住在裡面的人會感覺更加幸福、快樂。長時間住在光線不好、不舒服的地方,生活也會充滿陰霾。室內設計能夠提升環境,建築師會通過材料、光線等元素來影響人們的居住體驗,快來學學這些絕招~
▼在不改變牆壁的情況下,就能改變對空間的感知,粉刷牆面、選擇不同的材料、用不同的塗料等等都能實現這一目標。很多人都知道,淺色和冷色調會讓空間顯得更寬闊;深色調會讓空間顯得封閉狹小。除此之外,顏色或紋理的排列也能改變人們的空間體驗。不管你想讓房間顯得更高、更長、更寬,還是突出其他元素,都有辦法做到。
▼下面是一些通過顏色和材料來改變環境的方法:
▼拉伸空间感:一般來說公寓的天花板比較低,會給人一種幽閉的感覺。把牆壁塗成深色,再把天花板塗成白色,會讓人覺得天花板更高。
▼压低空间感:有時降低天花板的高度可以使空間更舒適,還有一種溫馨的感覺。天花板使用比牆壁更深的塗料顏色,或者使材料質地清晰可見的話,會讓人覺得天花板比較低。
▼放大空間感:想讓空間看起來更寬敞,可以使用淺色調,這會反射自然光,讓牆面看起來更高大。
▼縮小空間感:想讓空間看起來更緊湊、更小、更舒適的話,可以在牆面上選擇更強烈的顏色。深色可以吸收大部分自然光,帶來一種封閉的感覺。
▼強調牆體:想要突出一面牆,可以使這面牆保持相對較淺的顏色,其他牆面使用較暗的顏色。大家第一眼就能看到顏色較淺的牆壁。
▼減弱牆體:想讓牆變矮的話,可以在牆的底部塗上深色。
▼拓寬空間感:將後牆和天花板塗成相同的深色,側壁則塗成淺色,空間會顯得更寬敞。很多走廊或狹窄的房間都是這樣裝潢的。
▼縮短空間感:如果你的家比較空曠,想顯得更溫馨一些,可以讓後牆變成暗色調,跟其他地方的淺色形成對比。
▼狹窄空間感:將兩個相對的側牆塗成深色,背景和天花板保留淺色,這樣可以讓空間看起來變窄,改善尺寸不均衡的房間的協調感。
通過色彩就能改善室內空間的體驗,真是太奇妙啦。這些設計小技巧非常實用,大家裝潢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~
延伸閱讀:
來源:網路資料